珲春人民抗日斗争研究(十三)

       珲春人民通过抗日战争的实践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正确的认识,在党的领导下,不仅能抗日,而且有能力将敌人御于领土之外。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实践中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中国共产党不畏牺牲,领导珲春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在反帝反封建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27年,中共满洲临时省委成立后,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提出,在东北的中国朝鲜族人民,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同其他各族人民一样享有政治权利和土地所有权,极大地发动了东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1928年,共产国际决定解散朝鲜共产党以后,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原理,争取东北地区早期共产主义者。经过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考验,个别吸收到党组织,扩大了党的力量,为珲春以及各地广大朝鲜族人民抗日斗争奠定了牢固的群众基础。“九一八”事变后,党正确分析东北地区原国民党部队所面临的前途问题,积极团结一切可以挽救民族危亡的力量,尤其是愿意参加抗日斗争的救国军,加入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为东北地区全面掀起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打下了必要的基础。王明“左倾”错误占据党中央领导以后,珲春党组织总结正反教训,表明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当地实际相结合的时候,革命斗争形势就要向前发展,反而要遭到严重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任何工作中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夺取革命和建设的更大胜利。
       第三、烈士无畏的斗争精神是抗日斗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珲春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顽强的斗争中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赢得了抗日的胜利。中共珲春县委从1930年10月成立到1935年3月撤销,共存在4年5个月的时间,县委书记更迭11次。前后共有党员531人,其中牺牲的党员227人,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英烈共有377人。
       他们抗日斗争的信念坚如磐石,面对日伪残暴统治,勇于扛起民族救亡大旗,舍生取义,救国救民。不惧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团结友爱、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血肉相依、生死与共。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誓死抵御外辱保卫领土完整不可侵犯为决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他们谱写了气壮山河、永世传颂的壮丽篇章。
       日本帝国主义1907年就入侵珲春,因此珲春人民的抗日斗争开始的比较早。珲春人民开展反日民族教育,培养反日骨干,建立反日民族主义团体,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和指导,不久就转为低潮。
       十月革命后,珲春人民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在早期共产主义团体的领导下继续开展反日斗争。1928年8月,中共珲春党支部宣告成立,党领导人民的进行反日斗争,并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九一八”事变前后,珲春人民的抗日斗争亦随之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1932年,珲春成立抗日游击队,并在斗争中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发展壮大革命力量。1934年在日伪讨伐军的多次“围剿”下,烟筒砬子和大荒沟等抗日游击根据地先后遭到破坏,抗日军民被迫离开抗日游击根据地。根据抗日战争形式的变化,珲春游击队先后编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第四团;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第二师第四团;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五师四团、五团;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转战延边和东北,进行可歌可泣、视死如归的抗日武装斗争。在东北抗日联军遭受严重困难和挫折的形势下,转入苏联为抗联部队休整创造了有利条件,抗联部队以派出小部队的方式,开展游击侦查活动,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在这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里,珲春人民为民族的解放和祖国的光复,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中国共产党领导珲春人民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经验,进一步证实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了解百年来珲春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有利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提高民族自尊心,以史为鉴,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摘自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