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发指的四十八排矿工冢

       四十八排,是日伪统治时期珲春板石煤矿死难矿工的坟地,因当年埋葬死难矿工时,按横竖顺序四十八排埋葬,故名“四十八排”。它位于板石镇南3.5公里的一个小山坡上。坟地东西长约93米,南北宽约88米。1968年,珲春县政府在坟地西侧设立了“日伪统治时期死难阶级兄弟纪念碑”。
       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长达14年。在这14年的时间里,东北人民始终生活在日寇的残暴统治之下。日本侵略者更是把东北变成“以战养战”的物资供应地和“以华治华”的集中营,肆无忌惮地掠夺资源。珲春板石因为煤矿资源较为丰富,成为了日寇重点掠夺的地区之一。据资料记载,1933年到1944年间,日本侵略者共掠夺板石煤炭176万吨,这些煤炭全部运往日本。
       当年,在板石煤矿下井的中国工人,没有因为他们辛苦的劳动得到应得的报酬。相反,日本侵略者根本不把矿工当人看,而是当成“原材料”,和火药、雷管等一并列在原材料消耗的栏目中。因伤亡事故频繁发生,便留下了堆满中国矿工遗骨的“四十八排”。据统计,日伪统治时期,埋在“四十八排”的死难矿工约有3000余人。
       成立于上世纪30年代的板石采矿所,所长是日本人,名叫高桥。下设庶务系、劳务系、坑内系、测量系、工作系、送炭系、用度系等,各系的主任均由日本人担任,使煤矿的管理权牢牢掌握在日本人的手中。
       为了让中国劳工成为采矿所的奴隶,日本侵略者对劳工进行了血腥的统治和迫害。负责指派工人劳动的劳务系,便是日本所长为了监视和镇压矿工设立的恐怖机构。劳务系的小屋里,各种刑具一应俱全,被矿工鲜血染的发紫的刑具,使这个小屋成为一座人间炼狱。管理工人的把头、警备队和特务,随时出现在矿场上,工人们稍有松懈便会遭到毒打。矿工常常被抓到劳务系受刑,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老虎系”。“老虎系”刑法名目繁多,惨无人道。进了“老虎系”的矿工没有一个人能完整的走出来。
       随着侵略战争扩大的迫切需要,日本侵略者加紧了对板石煤炭的开采与掠夺,毫无节制地把大批煤炭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国内。板石采矿所同时开采了中央坑、南山坑和东坑,这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珲春当地的劳动力远不能满足开采的需求,日本人便以许诺高工资、优厚的生活待遇等条件,从山东青岛诱骗破产农民;利用舒兰煤矿的把头把工人招募到珲春;强迫珲春当地的农民参加“勤劳奉仕队”,还会随时抓劳工、季节工等。板石煤矿每年有1000多工人在井下劳动。
       在生产上,日本人提出“要煤不要人”,根本不管工人的死活。矿井里没有任何安全措施,每天劳动时间长达12至16小时。就是这样,日本人还嫌不够,加倍增加劳动定额,搞什么“大进炭”每人每天定额由4车增加到8车,不完成定额不准出井。
       矿工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日本人和把头巧立名目,克扣工人的工资和财物。从一个当时矿工的工资单上看,这个工人一个月共上班28天,从36元工资中扣出伙食费、菜金、瓦斯费、矿工罚金等各种费用以后,倒欠20元。下井的矿工和家属,大人只能领到18斤粮食。矿工和家属吃不饱,不得不采野菜充饥,有不少人中毒浮肿。矿工吃不饱或空肚子下窑是常事,在井下饿晕也是家常便饭。往往是用井下水沟里的污水泼醒,缓过劲儿来再接着干。据老矿工回忆,当时板石煤矿被残杀、病死、饿死、累死的矿工几乎每天都有,传染病盛行期死的人就更多了。开始把头用薄木棺把死难矿工埋葬,后来觉得不合算,改用活底木棺把尸体抬到“四十八排”,扔掉后再把棺材抬回来接着用,死亡人数多时,便直接用铁丝套拉着尸体送到“四十八排”。
       “四十八排”是日伪统治时期采煤工人的一部血泪史,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残害中国人民的野蛮罪证。记载了日伪统治时期,日寇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如今,这块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我国资源、残酷压榨中国劳工的历史见证地,已经成为珲春市红色旅游路线中的重要一站,将永远警示后人,勿忘国耻。(摘自《红色记忆——珲春革命老区故事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