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瞎子”背

李志兴
       在珲春市春化镇西土门子村东边的一个山坳,背阴幽静而神秘,因多有“黑瞎子”蹲仓的树洞而得名“黑瞎子背”。
       每逢冬季来临,“黑瞎子”寻找食物越来越困难了,它便寻觅一处隐秘的地方去冬眠,以便挨过漫长的冬季。它在森林里找啊、找啊,见到粗大的树,就用前掌用力拍一拍。“梆、梆、梆”,震得前掌发麻,再去找下一棵树。“嗵、嗵、嗵”,找到了,这棵树是空心的。可是洞口朝天,在树丫上,是个“天仓”。“黑瞎子”就爬上去,把两条后腿伸进树洞里蹭呀、蹭呀,蹭实成了,就稳稳当当、不吃不喝,坐着睡上一个冬天。有的洞口在树根上,是个“地仓”,它就把两只前爪伸进去,把枯枝腐木掏出来再钻进去“蹲仓”。后来,由于当地森林经营搞抚育采伐,带树洞的好多大树都被砍掉运走,做了附近农户的烟囱,蹲仓的地方少了,找不着树洞。“黑瞎子”就寻个岩石缝拱进去,蹲“岩仓”。“黑瞎子”皮糙肉厚,抵抗力强,有个容身的地方,就能混过整个冬天。
       “黑瞎子”蹲仓不像冷血动物那样绝对地冬眠,它只是主动地减缓新陈代谢的速度,不吃、也不动,进入半睡眠状态。睡醒了,就伸舌头舔一下掌心,睁眼看一下外边的情况。要是外边天象没有变化,它就接着睡。要是天暖了、雪化了,它就结束蹲仓,出来活动。山里人知道,在阴坡蹲仓的“黑瞎子”出洞早,它看到对面阳坡上的雪化完了,就结束蹲仓出洞活动了;在阳坡蹲仓的“黑瞎子”则出洞晚,它要一直等到对面阴坡上由白变黑了,才肯出洞。蹲仓期间只要没人惊动它,它就这么半睡半醒,安安静静地在仓子里靠上四五个月。可要是有人打扰这位“隐士”的清梦,它就会窜出洞来跟你玩命。即使受伤,它也绝不屈服,继续同你拼杀。
       有经验的猎人如果遭遇“黑瞎子”,甚至被“黑瞎子”坐在屁股底下,都会趴在地上用皮帽子护住脸一动不动“装死”。“黑瞎子”见人不动,便扔下倒霉的猎人,再去寻找别的冬眠场所了。因此,过去山里边常见“黑瞎子剩”(熊口余生,脸上有许多疤痕的人),却很少有被“黑瞎子”咬死的人。 (摘编自《珲春地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