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快评】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央视快评】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2020/8/11 14:41:44     来源:央视网
进入移动版,体验好

脱贫攻坚,产业是基础;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

没有产业支撑的乡村,脱贫工作就不可持续,振兴工作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中,记者所到之处随处可见蓬勃发展的乡村特色产业,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各具特色的文化底蕴,老百姓在家门口找到了脱贫致富的路子,日子越过越红火,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信心。

湖南湘西十八洞村

“以前的十八洞穷得让人心痛,现在的十八洞幸福得让人心动。”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视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从那以后,十八洞村在产业发展政策帮扶下,发展猕猴桃产业、文化旅游业等,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生活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湖南省委宣传部供图

十八洞村是湖南湘西大山中的一个苗族聚居村,过去因山高路远,自然条件恶劣,村民生活长期徘徊在贫困线以下。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视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使这里成为我国脱贫攻坚历程中具有“地标”性意义的地方。

而在十八洞村,村民施成富的家也成了具有标志意义的“景点”,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他家门前空地上召开了座谈会。

从那时起,来十八洞村观光的游客常常在施成富家合影留念,随着游客越来越多,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帮助下,这里开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

一起火起来的,还有石爬专大姐。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首先走进的就是她位于村口的家。总书记握住她的手说“你是大姐”,跟她拉起了家常,问她粮食够不够吃?种不种果树?养不养猪?甚至还走到猪栏边,看她养的猪肥不肥……游客到了十八洞村都会到大姐家坐坐,听她讲总书记来十八洞村的故事。

依托超高的人气村里陆续开办了14家农家乐、1家村集体餐厅旅游配套的苗族银饰手工艺、民宿、黄桃、蜂蜜、油茶等特色产业也发展起来了。当年石爬专大姐家里唯一的“电器”是一盏节能灯,如今,老人家里各类电器一应俱全,日子好了,人也更有精气神了。

据十八洞旅游公司副总经理施进兰介绍,公司现在创造62个就业岗位,2019年全村共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乡村旅游已成为十八洞村最大的富民产业。

对比十八洞村的今昔变化,施进兰感叹道,“以前的十八洞穷得让人心痛,现在的十八洞幸福得让人心动。”

湖南娄底杨家边村

“现在的日子无忧无虑,这就是我想要的小康生活。”


湖南娄底新化县杨家边村打造千亩荷花塘,建成了集赏花、采摘、乡村体验为一体的赏荷园。求是记者 王文婷/摄

古朴的风雨桥横跨洋溪河上,千亩荷花田摇曳生姿,擎着红纸伞的乡村模特队与荷花遥相辉映,敲着杨家大鼓的“杨门女将”英气逼人,村民们的小楼掩映在一片绿色中……这就是位于新化县槎溪镇西南部的“美丽乡村”杨家边村。

依托村子宜人环境、秀丽风光和独具特色的梅山文化,杨家边村大力发展集乡村景观、餐饮、民宿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产业:

打造千亩荷花塘,建成了集赏花、采摘、乡村体验为一体的赏荷园,接待各方游客10余万人,直接门票收入达30余万元,带动消费收入100余万元,产生综合经济效益600万元;

引进外资1.5亿元打造占地1000亩,集绿色种植、养殖、旅游、休闲、餐饮、会议、文印博览馆、图书阅读、收藏馆等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农庄文印山庄;

引进外资4亿元开发桐凤山景区,依托150公顷原始次生林,建设神仙谷、棋盘石、百丈飞瀑、集云庵等著名景观。

乡村旅游带动了乡村餐饮服务、手工制作、农副产品加工、交通运输及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的发展,也给村民带来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72岁的村民杨玉太在荷花园务工,如今一年收入达到3万多元,是原来种地的三倍多。

78岁的村民杨品生仍在靠勤劳的双手,不定期地为荷塘除杂草,年收入也达2万元。乡村旅游发展不仅富了村民口袋,也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村民笑意写在脸上,幸福发自内心。

村民杨云梅自豪地说,“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视野更开阔了,朋友更多了,生态环境也更好了,现在的日子无忧无虑,这就是我想要的小康生活。”

湖南郴州北湖区吴山村

“让我们村民的钱袋子更鼓,脸上的笑容更甜”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指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一方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一方面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鲜明指出了餐饮浪费的严重性、珍惜粮食的必要性,极大增强了我们的勤俭节约意识和危机意识,对全社会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总书记还率先垂范,从接待外宾时的陕西家常菜、21元的“主席套餐”,到考察调研中的自助餐、大盆菜,处处以身作则,反对餐饮浪费。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实施了包括“光盘行动”在内的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不断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强化爱护粮食、反对浪费的责任担当,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但由于各种积弊,一些地方“舌尖上的浪费”仍然存在,餐饮浪费惊人,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牢记,历史上我们曾经吃过苦、挨过饿,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我们要牢记,人多地少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加之各类灾害多发,粮食安全容不得掉以轻心,我们没有浪费的权利和资本;我们还要牢记,我们依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有若干地区没有脱贫摘帽,吃光盘中餐不仅是美德,更是责任。

杜绝浪费行为,既要从制度层面加强立法,建立长效机制,也要在执行层面采取有力、有效的监管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和惩戒。尤其要针对公款吃喝回潮应露头就打,以刚性的约束加以遏制;又应注重宣传,加强引导,营造氛围,不断培养健康、理性的饮食习惯,培育现代餐桌上的文明,善待每一餐饭,认真对待每一粒粮食。

成由勤俭败由奢。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要切实领会、扎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俭以养德、惜粮节粮”的粮食文化,坚决制止铺张浪费行为,让节约每一粒粮食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责任编辑:张晓婷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图们江新闻网
			官方微信
			
			珲春融媒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