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镇原隆村的脱贫故事

闽宁镇原隆村的脱贫故事

2020/6/24 10:18:19     来源:求是网
进入移动版,体验好

初夏时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里,电商扶贫车间快乐的带货声,葡萄酒庄外等待收获的葡萄藤,村民家门口新买的皮卡小车……演绎着这个永宁县最大移民安置村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

时光回溯,1996年福建和宁夏建立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关系,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担任对口帮扶领导小组组长,亲自提议、亲自命名、亲自推动建设闽宁镇,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示范点。闽宁镇初建时是“天上无飞鸟,地里不长草,十里无人烟,风吹沙粒跑”的“干沙滩”;如今的闽宁镇已发展成为绿树成荫、良田万顷、经济繁荣、百姓富裕的“金沙滩”,探索出了一条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脱贫发展的康庄大道。



原隆村里安居乐业的一家人

原隆村就是闽宁镇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和视察过的地方。作为闽宁镇的6个行政村之一,原隆村的村民都是2012年从西海固地区原州区和隆德县迁徙过来的,全村共有1998户、1057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50户、2279人,目前只剩2户16人未脱贫。搬出大山走向新生活,原隆村的村民们书写了一幕幕令人感动的脱贫故事。

“爱喝金丝黄菊配枸杞的美女们,一定要尝尝咱们的宁夏特产!你买就送,只有在巧媳妇网店才有这样的优惠,千万不要错过!”27岁的马燕正在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的直播间里向网友们介绍着手边的产品。

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设在原隆村内,是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品牌培育、就业服务、电商创业孵化、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电商扶贫示范基地。下午3点我们来到这里,正是车间里忙碌的时候。除了马燕和小伙伴在直播,分拣车间里,女工们正在对枸杞、金丝黄菊等产品进行分拣把关;包装车间里,女工们把网友已经下单的商品装盒打包,准备运走……扶贫车间负责人徐美佳告诉记者,“闽宁禾美”是他们精心打造的一个消费扶贫品牌,旨在通过“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模式,使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使贫困家庭稳定增收,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问题。目前,扶贫车间共录用原隆村员工52人,其中建档立卡44人,稳定就业35人,其中建档立卡25人,90%为女性员工,平均工资可以达到每月2400元。

马燕是禾美电商扶贫车间直播间的主播,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原隆村的村民。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曾经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她,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搬迁到原隆村后,也是过着老公在外打工,她在家看娃的生活。这几年,随着产业扶贫项目在原隆村遍地开花,给马燕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在村里的扶贫车间务工,她可以一边照顾家庭一边工作。“每天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骑上车两三分钟就到家,给娃做饭完全不耽误。”自从有了这份工作,马燕有了稳定的收入,还收获了更多的自信和快乐。这样的状态,放到几年前,她连想也不敢想。

自从扶贫车间给马燕提供了培训机会,帮助她顺利上手直播,渐入佳境的马燕如今拥有了不少粉丝和回头客。她和村里的姐妹们建立了闽宁巧媳妇品牌,把宁夏当地的特产枸杞、黄菊、黄花菜等推荐给网友,好的时候一天能有200到300单,每个月可以赚到2000元左右,卖得好还有提成。观看马燕直播,很多人都会被她的快乐所感染。马燕对我们说:“我最大的变化有两个,一是我自己有了收入,可以任性点,拿着自己的钱给孩子买玩具买吃的;二是自己的状态更好了,我学会了化妆,变得更漂亮了,每天都要把自己收拾整齐后来见我们的粉丝们,琢磨着怎么把货卖得更好。”从出门就是山、吃完就是睡的迷茫,到走出大山,生活有希望、人生有方向,她很感恩如今的一切:“我有了梦想,我的孩子们也有了梦想!”

和马燕有相同经历的,还有38岁的刘莉,她现在已经是原隆村立兰酒庄的车间主管和酿酒助理。7年前搬迁到原隆村,也成为他们一家生活的转折点。“当初搬来时,我们家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辆摩托车,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小汽车,老公也不用再在外面打工,回到酒庄的葡萄园工作,我们能开车一起上班下班,不用聚少离多,日子越过越好,安居乐业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贺兰山山麓的气候条件让这里成为葡萄酒产业公认的“黄金产区”。位于贺兰山脚下的原隆村也分布着多家葡萄酒企业。刘莉所在的立兰酒庄是村里最早引进的企业之一,2011年开始建设,2014年投入使用,建设有高标准有机葡萄种植基地2400亩,酒庄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年产高品质葡萄酒20万瓶。酒庄不仅是村里的一道风景,也是一棵“摇钱树”。


责任编辑:张晓婷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图们江新闻网
			官方微信
			
			珲春融媒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