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民鱼水情 共画同心圆——珲春边境管理大队服务群众记事

警民鱼水情 共画同心圆——珲春边境管理大队服务群众记事

2021/8/17 9:14:40 作者: 盖晓宇    来源:图们江报
进入移动版,体验好

这是一个光荣的集体。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所属1个单位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单位”、1名同志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模范个人”。7月29日,该大队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今年以来,珲春边境管理大队不断深化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治边机制,扎实开展打击妨害国(边)境犯罪等专项行动,稳妥处置抵边事件8起,先后破获违法案件55起,侦破重大案件11起,采取刑事措施14人。治安案件查处率同比提升18%,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26%,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0%,切实维护了边境稳定。

聚力富民固边 推出多个工作品牌

“太谢谢你们啦!要是没有你们,我今年的水稻都栽不上了。”6月10日,三家子满族乡东岗子村75岁的“空巢老人”关大爷看着已经插完秧的稻田,眼含泪花地对珲春边境管理大队民警感谢道。

关大爷的子女常年在外务工,家里仅剩关大爷与体弱多病的关大娘,家里严重缺乏劳动力。今年春耕期间,眼看就要过了插秧的时节,而自家的数亩稻田还没插上秧,关大爷心急如焚。了解这一情况后,珲春边境管理大队民警冒着小雨,帮助关大爷抢插秧苗,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关大爷不住地夸赞:“小伙子们长得帅,活儿干得也好!”

近年来,珲春边境管理大队辖区的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家中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切实做好群众的“暖心管家”,珲春边境管理大队结合辖区实际相继推出建立“空巢老人”档案、开展“爱民速递”、设立“戍边关爱基金”、实行“红马甲邻里守望”等便民服务举措,累计帮助空巢老人、留守儿童300余人次,真正做到了管百家、暖民心、解民忧。

三家子满族乡是一个朝鲜族、满族等多民族聚居的边境乡镇。多年来,珲春边境管理大队三家子边境派出所紧紧围绕“民族团结•富民固边”“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工作思路,与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创新建立了“空巢老人档案”和“帮扶对象档案”236份;设立“戍边关爱基金”,筹措资金和物资15000余元,用于帮助困难群众;疫情期间,建立微信销售群,帮助三家子满族乡果农推销草莓、油桃2500余公斤,价值8万余元。2019年,该所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样板示范单位。

“老百姓盼啥,我们就干啥。”一直以来,该大队立足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建成吉林省首个“民族团结进步•警民携手护边”主题广场和5个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站,推出“亲民为民助民”12件事、“村民说事”等多个“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品牌。

强化治安防控 维护边境安全稳定

“春节快到了,村里的巡逻队不能松懈,要确保巡逻的频次……”“会后,我跟村主任检查防火措施,大家回去要提醒村民放鞭炮时注意安全……”

2021年春节前夕,珲春市三家子满族乡古城村会议室里,三家子边境派出所所长安石林和古城村党支部成员正在研究讨论春节期间的重点事项。每逢重大节日都要召开会议,研究重点工作内容、制定工作计划,已成为该村的常态。

古城村是典型的边境一线村屯,村民普遍年龄偏大、法律知识匮乏。针对这一情况,安石林利用村委会闲置的大喇叭,开通“乡音广播”。利用驻村办公之机,结合不同时期重点,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讲述发生在村民身边的各种案例,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识。

为维护边境社会治安稳定,在安石林的协调倡导下,古城村安装了200多个门磁报警器,投入使用“边境110”联动报警系统。该村还构建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警民联防体系,组建了村民护村队。从加强群防群治入手,将每3户至10户划分为一个联防组,组成联防队,由民警带领进行护村巡逻,积极开展村内治安防范工作。

制作宣传物品 疫情宣传深入民心

为严防疫情输入风险,珲春边境管理大队围绕主责主业,在全市102个行政村和国(省)干道沿线,因地制宜设置宣传点位374处、大喇叭播放点102处,营造“重点部位有展板、主要道路有标语、村屯内部有声音、群众门前有画面”的全域覆盖宣传声势。

边民的居住“点多”“线长”,相邻的村屯相距较远,固定的宣传展板无法有效覆盖。为此,珲春边境管理大队着力打造动态宣传模式,“警灯闪烁”巡逻警车兼职宣传车,滚动播放朝汉“双语”宣传音频;民警化身流动宣传员,逐人逐户签订告知书,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了解防疫知识。

同时,改变传统宣传模式,将冷冰冰的文字、图片变形成日常生活用品,统一标准制作宣传手拎兜、打火机、烟灰缸、矿泉水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使防疫宣传融入群众生活方方面面,实现人人参与、同心防疫。



责任编辑:鞠艳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图们江新闻网
			官方微信
			
			珲春融媒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