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 正道沧桑

百年风华 正道沧桑

2021/8/9 9:25:09 作者:王亮 李振军 王奎龙 宋育欣 李雪晴    来源:吉林日报
进入移动版,体验好

百年风华 正道沧桑

——党的旗帜引领吉林发展历程述评


这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精彩画卷。


艳阳之下,松江水如玉带,自巍峨长白山流出,穿过肥沃的黑土地,润泽八百里瀚海,鸣唱着“风吹稻花香两岸”的大地欢歌。


华灯初上,省会长春百年老街人民大街璀璨亮丽,灯光秀中的党徽灿若星辰。这条城市中线的西部城区分布着一汽、中车长客等国之重器,东部净月潭边,以电影、文创等为主题的光影绘出影都迷人夜景。清水绿岸,喷泉彩灯,浓缩着大美吉林“22℃的夏天”宜居神韵。


这幅盛世图景中最幸福的,是百姓。为了迎接党的百年华诞,延边州光东村村民身着节日盛装,畅谈着稻花香里的小康故事,乐享游客数量实现“三级跳”的喜悦;长春世界雕塑园2021名市民踏乐共舞,表达永远跟党走、创造美好生活的心声;全省各地学子重走抗联路,唱响强国有我的青衿之志。


这是2021,吉林之夏。


这片土地,从历史深处走来,亲历和见证着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百年传奇。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吉林日益成为事业兴旺的宜居宜业、吉祥吉顺之地。


比如画图景更壮美的是逐梦的步履,比今时乐舞更深沉的是历史的跫音。


一世纪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党的旗帜始终高高飘扬……


【一】


长春市宽城区一心街338号,二道沟邮局旧址,斑驳的青砖仿佛在诉说着那黎明将至的岁月。党在这里建立吉林省第一个秘密通讯站。


1926年9月,吉林省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长春支部成立。


上个世纪初的吉林,和中国其他地方一样,饱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苦。中国共产党吉林地方组织的建立,是近代吉林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吉林人民有了主心骨。


随后,中共吉林县支部、中共延边区委、中共东满特委、中共南满特委……陆续组建的吉林各地党组织进行革命宣传,播撒革命火种。在党的领导下,吉林人民不畏强暴、顽强斗争。


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无数共产党人在黑夜里播火,在冰天雪地里苦战。


1917年,被誉为“吉林的南开”的吉林私立毓文中学甫一建立,就成为吉林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舞台、早期马克思主义在吉林传播的重要基地和开展反帝爱国斗争的中心。


马骏,吉林省第一位共产党员。1924年,他受李大钊指派,应聘到吉林私立毓文中学,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革命工作。1925年6月,马骏发动领导了声援“五卅”反帝爱国斗争——这,是吉林历史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规模空前的反帝爱国斗争。


暗夜始见光,风雨何所惧?!


在党的领导下,英雄的吉林人民投身艰苦卓绝的革命大潮中。


1931年9月18日,一声枪响打破了东北宁静的夜晚。东北人民宁死不屈,率先举起抗日旗帜,进行了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


以杨靖宇为主要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是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


14年抗战,吉林省是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战斗的主要省份,通化、白山等地是东北抗日联军活动的重要地区。据最新统计,吉林省共有东北抗联遗址遗迹770余处,那深山里的座座密营、处处遗址刻录了共产党人信念如山、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抗战历史。


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杨靖宇将军领导抗日武装冒着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牺牲时胃里全是枯草、树皮、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其事迹震撼人心。还有魏拯民、童长荣、王德泰等抗联名将,更有许许多多连名字都没留下来的抗联将士,把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这片黑土地上。


倒下的是他们的躯体,立起的是不朽的精神丰碑。


思想上的觉醒是真正的觉醒,精神上的升华是真正的升华。从建党时起,中国共产党就自觉地把思想建设与社会革命紧密结合起来,由此开启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性重塑。正因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东北抗联才能在日军日夜不休的军事“围剿”、时时刻刻的政治诱降、苛刻严密的经济封锁下,始终坚信“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不屈不挠,出生入死。


在长期斗争中,东北抗联将士始终把远大理想与抗战时期党的中心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忠贞不二,初心如磐,理想之火不灭,信仰之光如灼,信念之炬永灿,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壮歌中的激越篇章,为争取全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追求真理的革命征途上,吉林成为解放战争的始发地,党领导人民军队在这里奏响一曲曲胜利凯歌,“四战四平”“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解放长春等重要战役吹响了全国解放的号角。


……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7月1日,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东北抗联精神是从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源头出发而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之一,彰显百年大党薪火相传、波澜壮阔的精神力量。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以东北抗联精神为滋养,吉林大地上,无数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诗篇,用理想和信念书写了一幅幅激越沉雄的历史画卷。这里,不仅有杀敌前线的壮烈牺牲,也有各个领域映鉴初心的红色足迹。


1945年10月10日,中共吉林特支机关报《人民日报》在吉林市正式创刊。这份《人民日报》是如今《吉林日报》的前身,创刊号上的《本报发刊启事》公开申明:“《人民日报》是大家的报纸,它将是人民公开说话的工具,为大众服务。”


1945年,中国共产党接收“满映”成立东北电影公司(长影前身),标志着人民电影事业的郑重开篇。在战火纷飞年代,部队打到哪里,长影的电影就拍摄到哪里。


1949年10月1日,《新华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作——“人民中国,屹立亚东。光芒万道,辐射寰空。艰难缔造庆成功,五星红旗遍地红。生者众,物产丰,工农长作主人翁。使我光荣祖国,稳步走向大同……”


时移世易,从任人宰割到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党团结带领人民推倒“三座大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在党的旗帜指引下,吉林同全国一道,换了人间!


【二】


长春市东风大街上,毛泽东主席手书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汉白玉基石巍然矗立,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在党和国家事业中,吉林曾经有、现在有、将来亦有的奋发图强、一往无前。


新中国成立之初,满目疮痍。怎样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没有现成的路径可循,是个全新课题。


面对“一穷二白”的现实,毛泽东主席豪迈地指出:“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典礼举行,开启了新中国发展汽车工业的第一步。1956年7月13日,总装线上驶出第一辆国产载重汽车——“解放”,由毛主席亲自命名。 


“解放”汽车不仅结束了中国人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也是绝无仅有的由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命名的品牌,它表达了人民的心声,更是“共和国长子”一汽人的殊荣。


从“解放”到“东风”,再到“红旗”,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变。一个个骄人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吉林人在擎起“汽车强国梦”重任、锻造国之重器的求索前行中,迸发出的坚毅力量。


吉林还是中国轨道客车的摇篮。中车长客前身为长春客车厂,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21世纪的中车长客,正在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提供强有力支撑,并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金名片”。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中,除了第一辆汽车、第一辆铁路客车产自吉林大地外,吉林还建成了当时国内最大的染料厂和化肥厂,安装了亚洲最大的电石炉和一系列加工设备;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面向农村的有线广播站、第一座大型水电站;研制了新中国第一台大型交流计算机、第一台中型电子显微镜、高精度经纬仪、第一台大型光谱仪、晶体谱仪、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碧血千秋,英雄无畏。


在党的领导下,吉林人民用豪迈的胆略和无穷的智慧,让白山松水旧貌换新颜。雄伟壮丽的社会主义事业,负载着多少先哲英烈的寄托与热望,凝结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和无私奉献。


这是一个流血牺牲、保家卫国的时代——


作为抗美援朝的重要后援地,吉林各族青年28700人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其中18000余名吉林籍志愿军指战员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这是一个革故鼎新、改天换地的时代——


1953年,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重点建设的156项工程,吉林省有11项,极大地加速了全省的工业化进程,对于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重重困难考验,1956年末,吉林如期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吉林省的确立。


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热火朝天的时代——


“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这一时期,吉林经济社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绩,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农、轻、重比例关系趋于协调,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恢复和改善,科教文卫事业也出现了喜人的局面。


点击时代界面,回首创业时期,党创办的综合性大学——吉林大学和“人民教师的摇篮”——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在新中国成立后蓬勃发展,数十位数学大师、物理学大师、化学大师、哲学大师、古文字学大师、文学大家,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地从四面八方来到吉林,投身新中国教育事业。


伴着“向科学进军”的号角,一大批顶尖科学家应召来到吉林,长春应化所、长春光机所等众多国家级科研单位在吉林这片厚重的黑土地上生根发芽,造就了吉林这个新中国科学技术研究的高地。


李四光、成仿吾、吕振羽、匡亚明、蔡镏生、余瑞璜、王大珩、唐敖庆、王湘浩、公木、朱光亚、吴式枢……一位位大师和顶尖科学家播撒下科学和人文的种子,为吉林科教事业发展奠定了深厚而坚实的基础。


回顾这段激情燃烧的奋斗岁月,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奋斗奠定新中国发展坚实根基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勇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党和人民事业在曲折中发展在挫折中前进的历史。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在党的旗帜指引下,吉林同全国一道,翻开新的历史篇章!


【三】


在吉林省档案馆精品档案陈列馆里,有一份纸张已经泛黄的谈话记录,静静地摆放在钢化玻璃框里。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于“改革前夜”在吉林谈话的原始记录,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1978年9月16日。长春,南湖宾馆。


邓小平接见吉林省党政军主要领导干部时作了振聋发聩的讲话,阐述了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观点。


吉林谈话3个月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仿佛冰河化开,仿佛种子萌芽,回应着时代的召唤,承载着人民的期盼,改革开放的洪流以排山倒海之势,挣脱僵化思想的束缚,冲开旧有体制的障碍,为中国开辟出一条发展之路、开放之路、富强之路。


历史,总会透过一个个重要时刻,为其标注鲜明的印记。


1978年11月24日晚,安徽省小岗村28户农民秘密签订协议,搞起了包产到户。


无独有偶,当年吉林省德惠县一个名叫小洼子的生产队,也毅然搞起了大包干,成为吉林省早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典型之一。


翻开《吉林年鉴》,感受吉林步履:


——1979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省委提出农村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产到作业组,联产计酬。这一年吉林粮食取得了大丰收。


——1981年8月,我省出台《关于发展城镇集体和个体商业、饮食、修理服务业若干问题的通知》。《通知》中一组数据振奋人心:全省集体商业、饮食、修理服务业已发展到1.1万多户,服务人员达11万多人;个体工商户已达到4.4万多户。


——1983年8月中旬,邓小平同志再次到吉林,对吉林改革开放成就予以肯定。


——1987年,农民工成批进入城市,成为建筑业、服务业等领域的重要劳动力。


……


一个“万物生辉”的时代,迎面而来。


这其中,透着泥土芬芳的乡村“海选”故事,是吉林波澜壮阔的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面镜子。1986年,梨树县选择北老壕村作为实行基层政权建设改革的试点,“海选”作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制度创新,走出一条村民自治探索之路。


这其中,改革开放的春风不仅吹拂着吉林农村的黑土地,也为吉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带来无限生机活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石油化工两大支柱产业发展壮大,能源、交通、邮电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森工、造纸、食品、医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等具有资源条件的优势产业形成一定规模;城乡市场繁荣兴旺,商品供应大幅增长;对外开放迅速扩大,对外贸易、招商引资更为积极,会展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推动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生机勃勃。


进入21世纪,党中央把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舍昼夜的改革开放历程,为吉林铺展开新的快速发展之路。老工业基地斗志昂扬,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人才兴业”战略,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富起来的吉林人民喜笑颜开。


放眼神州,这是被历史铭记的中国“第二次革命”。


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


答案——唯有改革开放。


我们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


聚焦吉林,这是吉林与改革开放恢弘进程的同频共振。


党领导吉林人民在奋进中发展,在变革中新生,引领吉林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以改革开放激活了人民的创造伟力。吉林的共产党员率先垂范,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守为人民服务宗旨,把个人价值追求自觉融入到改革开放进程中、体现在平凡的岗位上。


从蒋筑英“我愿为实现党提出的各项战斗任务贡献自己的一切”的铮铮誓言中,我们看到了;从谭竹青“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着百姓的冷暖疾苦、柴米油盐”的小巷身影中,我们看到了;从曹和平带领一家社区商店发展成商业航母的敢闯敢试中,我们看到了;从更多的吉林干部群众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创新创造中,我们看到了——吉林各级党组织、各条战线的共产党员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严于律己、恪尽职守,激励他人、修身励志,把无穷的干劲和力量汇聚到吉林改革开放的洪流中。


展开历史画卷,回望其间的风雨兼程,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在党的旗帜指引下,吉林同全国一道,焕发时代神采!


【四】


在互联网上键入“长春新区”,扑面而来的讯息像流动的音符,让人沉浸于动能充足、富有活力、宜居幸福的新城区发展乐章。


这是全国第17个国家级新区。


2021年7月20日,长春新区30项合作协议集中签约,合同引资额517.8亿元。同日,东北地区首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在长春新区正式揭牌、振翅起飞。


这是来自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春新区一周年科技创新成果汇报会上的喜讯。


有一种牵挂如此打动人心,有一种嘱托始终催人奋进——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


“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


“在新时代吉林振兴中实现新突破、创造新业绩”;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人民满怀深情厚爱、对吉林发展寄予殷切期望,五年三赴吉林视察,进企业、到社区、下田间,亲自为吉林掌舵领航、把脉定向、打气鼓劲。一幕幕动人场景、一番番深情嘱托,如一股股暖流,汇聚成强大的动力,温暖着、鼓舞着吉林人民开启振兴发展新征程。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吉林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吉林人民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抢抓机遇,应对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吉林正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


坚持“加减乘除”一起做,“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一起抓,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加快;


坚定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实施“十大工程”,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正在向800亿斤迈进,现代农业第一方阵地位持续巩固;


统筹打好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草原湿地“五大保卫战”,突出辽河、饮马河、查干湖“两河一湖”污染治理,守护好查干湖这块“金字招牌”,扎实走好保护生态与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的路子,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


新时代的吉林,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人民生活有了新改善,干部作风呈现新气象,各项工作高歌猛进,这是全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力接续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吉林篇章。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


2015年冬天,全省扶贫工作会议吹响了吉林的攻坚号角。


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教日月换新天。5年里,吉林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发起一次次冲锋,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省148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吉林交上了一份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的亮丽答卷,兑现了向党中央立下的军令状、向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


今天的吉林,一座座村庄美丽如画,一幢幢新居星罗棋布,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项项产业生机盎然,一张张面孔笑意盈盈……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党中央面对来势汹汹疫情的鲜明态度。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在吉林,24万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全省党组织凝聚起齐心战“疫”的磅礴力量,构筑起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铜墙铁壁”。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我省组织派出13批共1222名抗疫勇士支援湖北,圆满完成“大考”。在抗疫一线,他们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科学的精神,与时间赛跑、与重症搏斗,书写了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动人故事,诠释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吉鄂深情,展现了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彰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家国情怀。


迈步“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吉林着力打造“三个万亿级”产业,进一步壮大若干千亿级规模优势产业,培育一批百亿级规模重点企业,为高质量发展开辟道路、拓展空间。其中,以一汽集团为龙头的现代新型汽车产业继续逆势而上、独领风骚,“吉林一号”卫星翱翔太空、俯瞰山河,新能源产业乘势崛起,碳纤维产业高级化规模化迈出更大步伐,“陆上风光三峡”、万里绿水长廊、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等一批重大工程全力推进……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地方级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增速均处于全国较好位次、居东北板块之首,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实现“两确保一率先”目标的基础逐渐巩固、日益坚实。


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精神的气候”。新时代吉林大地涌现出的黄大年、郑德荣、徐振明、吴亚琴、金春燮等优秀共产党员,是吉林新时代奋斗者的榜样。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所有人树起了价值标杆,以“有形的正能量”激励大家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事业难关,以“看得见的哲理”感召大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奋斗奇迹。在各种艰难险阻面前,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党徽永远夺目闪亮,党员的身影一直挺立在最前方。


于一穷二白中奋起,在改革开放中奋发,在新时代中奋进,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在党的旗帜指引下,吉林同全国一道,迎来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光时刻,踏上“新的赶考之路”!


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一以贯之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我们始终保持“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一刻也不停歇。


今天的吉林,振兴发展已经进入“上升期”和“快车道”。


2021年7月28日,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召开,这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的决定》《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决定》。全会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奋力开创生态强省建设崭新篇章,为加快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吉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顽强奋斗、不懈奋斗。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峥嵘岁月如歌。从“伟大的开端”到“民族的新生”,从“春天的故事”到“新时代华章”,当我们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就更能从党的伟大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吉林大地的岁月变迁,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成就的生动缩影,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阻挡的鲜明注脚。历史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我们无惧艰难险阻、战胜一切挑战的主心骨、定盘星;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吉林发展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吉林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征途漫漫,惟奋斗者进,惟自胜者强。


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历史和人民既赋予我们重任,也检验我们的行动。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代表党中央向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发出的时代动员令,意气风发、矢志复兴、接续奋斗,我们必将在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途上,为党和人民创造新的更大光荣!


在党的旗帜指引下,吉林,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赵颖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图们江新闻网
			官方微信
			
			珲春融媒
			客户端